由于铸件的生产工艺较为复杂,程序也比较多,无欧阳要保证铸件的质量,必须掌握要冶炼、造型、浇注、出模、热处理等一系列铸造工艺及环节。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很难避免出现一些如裂纹、气泡、夹杂、疏松、缩孔等缺陷。特别是近年来,铸件品种不断增加,质量要求也就更高了,为此对铸件探伤是很必要的。但对于铸件来说只能能超声波探伤仪才能解决他的实质性问题。
一.铸件材料超声波探伤的特点:
1.铸件内部晶粒一般较粗,且组织不均匀、不致密,衰减性大,超声波穿透性能较差。
2.超声波会在不均匀的粗大晶体的结构表面上会产生漫反射,这样在超声波探伤仪的荧光屏上就会出现杂乱的反射波。特别在用高频率探伤时,尤为显著,妨碍对缺陷的判别。
3.一般铸件自然表面的光洁度差,不易获得良好的声耦合。
4.铸件中的缺陷,多数呈有一定体积,常有多种形状和性质的缺陷混在一起,形状复杂、无明显方向,且出现部位没有有一定规律性。
二.铸件探伤的方法:
在铸件中,铸钢(除奥氏体铸钢外)的穿透性较铸铁件好,可用2~6HZ的超声波探头外。而铸铁、铸铜等穿透性较差,只能采用1H左右的超声波探头。
而粗糙的铸钢件,由于其表面光洁度差,使入射的声能减小,若用普通的耦合剂,一般不能使超声波探头与工件耦合,这样就不便于测量缺陷。所以一般需用水浸法或黏度大的耦合剂或敷设塑料薄膜等方法探测缺陷。而且为提高发现缺陷的概率,铸件一般需经粗加工,使光洁度符合探伤要求。
铸件超声波探伤的方法,通常采用多次回波发法,因为首次的始发波太大,可能影响效果,所以需要采取多次回波法。当然有时也用一次脉冲反射法来确定缺陷位置,这是根据工件的不同情况来得,,也就是根据现场的情况决定。多次回波法是利用超声波声波在缺陷界面的反射和缺陷对超声波声波衰减的原理进行探测的。对于较厚且形状简单的工件,用此方法探测是比较适宜的。当工件内部无缺陷时,则出现铸件底部的多次反射波,其波幅铸件减小,并呈指数曲线衰减,如下图a所示,当工件内部存在疏松等缺陷时,会造成声波散射,使声能衰减,则底波反射次数减少,如下图b所示,当工件内部存在严重的缺陷,则底波消失或只有杂波,如下图c所示。

这样就根据由工件底波的衰减状态,即可判断有无缺陷和严重程度。
|